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全球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在美国股市这个世界最大、最具活力的金融舞台上,不少中国公司已经或正计划进行回归上市。

自2018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许多知名科技巨头相继提交了赴港二次上市申请,并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然而如今,“风水轮流转”,更多中概股(指在境外发行并在境外交易)正在考虑回到他们成长起步地——美国。

国内企业纷纷选择美股回归,开启新一轮操作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电商领域龙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于去年底逐步撤销原定香港IPO计划后再度瞄准A+H双重架构, 有意直接挂牌至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议论:为何选择放弃香港,而转向美国?据悉,蚂蚁集团欲在此次回归中实现估值突破3000亿美元。虽然香港证监会迅速对该决定作出了态度表达:将跟进调整上市规则以吸引更多科技公司赴港IPO,并表示遗憾与不解之情。

除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外,还有一些备受关注的企业也选择重返纽交所。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的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李文生透露计划于2022年把特斯拉收入A股同时继续保留其在美股上市地位;华为曾考虑过登陆纳斯达克或NYSE等方案; 而小米、滴滴出行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也都秘密筹备着返回故土。

那么,“开启新一轮操作”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资本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成为促使这些企业重新选择回归美股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投资者需求和机构资源持续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高估值和资金支持的需求成为重要因素。相比于国内市场,美股上市不仅能够获得更多海外投资者关注与认可,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其次,在政策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影响力。特别是去年12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明确表示将改革完善我国境外交易制度;同时证监会透露计划放宽对回归A股公司机构性准入门槛以及相关审批程序等措施; 这无疑给那些考虑回归中国境内资本市场而又担心过程复杂难行之人带来了信心。

此外,选择回归美股也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会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再融资或增加流通盘规模。尤其是像阿里巴巴这样已实现超额利润且具备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借助再融资可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扩张需要,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然而,也有人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和担忧。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回归美股会导致国内资本市场流失、资源外流等问题,并可能降低中国经济的自主性。同时,在境外交易所上市存在着监管体系差异、信息披露难度加大以及投资者保护不足等风险。

总之,“国内企业纷纷选择美股回归,开启新一轮操作”无疑是当前金融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优秀公司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寻求更好机遇已成必然趋势。“走向世界”的号角吹响后, 未来中概股能否成功复制华尔街辉煌与传奇值得密切观察。